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综合快讯 > 正文

李克强谈互联网+物流:既发展新经济,又提升传统经济

发布时间:2016-07-22 15:14:58 网络事业部

 
 
“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李克强7月20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当天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此前,李克强曾3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
 
在7月20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
 
物流业是当前的发展“短板”,其中蕴藏着巨大潜力
 
2天前,李克强召集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负责人在京开会,部署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广东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汇报中说,今年1—6月,广东民间投资增速达19.6%。这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总理向他询问投资增速最快的主要是哪些领域?这位负责人说:“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其中物流、供应链服务等投资增速都很快。”
 
李克强随后以此为例,要求参会各地方负责人要抓住机遇拓展新的投资空间。他在7月20日的常务会议上重提此事时说,我国在物流方面仍有很突出的“短板”,发展物流业、降低流通成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这几年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把物流成本从占GDP20%降低到16%,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然相对较高,与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有显著差距。”总理说,“必须认识到,物流业是当前的发展‘短板’,其中蕴藏着无限巨大潜力。”
 
发展互联网+物流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
 
在此前的两次基层调研中,李克强总理分别考察了两家企业对“互联网+物流”的探索。
李克强就此总结到:“发展互联网+物流,一定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这既可以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增强物流业竞争力,也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
 
对可能出现的新业态,不要一开始就“拦住”、“管死”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在整个商贸物流业中可谓“一枝独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人在讨论中说,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邮政快递业务增速超过50%。
 
“的确,这些年快递行业的发展之迅速超出我们的想象!”李克强说,“快递业作为新业态对GDP的拉动作用虽然有限,但却容纳了大量就业,也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他强调,在推进互联网+物流的过程中,很可能还会诞生许多新业态,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不要一开始就“拦住”、“管死”。对那些充分吸纳就业、降低企业成本、方便群众生活的物流企业,要加大用地等政策支持,结合营改增创新财税扶持,简化物流企业设立和业务审批,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也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希望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大互联网+物流的推进力度。”李克强最后要求,“这既是发展新经济,也是在改造提升物流、制造业等传统经济,助推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自2014年起持续关注互联网+物流新业态的发展,就支持和推动物流行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开展物流企业调查,发布《物流行业互联网化转型趋势调研报告》;建立中物联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联盟,共建《物流诚信共享信息构成要素及交换要求》团体标准,促进物流行业在线交易、诚信信息互联互通;倾力打造联物流平台,组织征选60家优质运力平台,分类梳理各平台的服务优势,共同搭建互联网模式下的覆盖全国及全产业链的物流供给侧。60家优质运力平台以及已经尝试了互联网模式下实现物流交易的企业,是互联网+物流的创新实践者,为行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这些工作得到了产业链各节点企业的热烈响应,工作开展初期,制造、商贸、大型第三方物流的部分企业已尝试通过中物联联物流平台与60家优质运力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广泛利用社会化运力持续优化自己的运输成本,促进其计划用车动态化,临时用车高效、透明。另一方面,通过中物联搭建的联物流平台,部分物流企业也实现了企业自有运力的社会化,广泛对接运力需求方。
 
为继续推动物流行业互联网化转型,近期中物联下发73号文件《关于推进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开展物流互联网化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收到83份企业试点的申请表。对于申请参与试点工作的企业,中物联将分区域免费开展以“互联网+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培训课程,课程将从国家政策解读、行业互联网化发展趋势、国外互联网物流模式介绍 、物流业互联网化转型案例分享、物流交易诚信理念与实践 、中物联物流互联网化试点企业实践集训等方面开设,辅助企业通过互联网+转型升级。另外将根据企业的申请需求,帮助企业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供需对接工作,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点击下载点击下载(69.45 KB)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