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2 08:08:48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2年10月份为46.7%,较上月下降5.3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业务量、设施利用率、期末库存、平均库存周转次数等分项指数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在5.1至8.9个百分点之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回升,升幅为0.9个百分点。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勇认为:10月份,仓储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与历史同期数据相比,回落幅度较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扰动,市场供需两端均有收缩,仓储业务量下降;物流运输承压,商品出入库速度减慢,货品周转效率降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补货意愿下降,库存水平降低。此外,受十一长假影响,工作日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指数表现。后期来看,企业预期相对乐观,投资和消费发力基础仍在,仓储行业有望恢复平稳运行。
业务量指数为47.0%,较上月下降8.9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家电、农副产品、棉麻等品种业务量指数高于50%,机械设备、矿产品、食品等品种业务量指数低于50%。
设施利用率指数为45.0%,较上月下降7.0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有色金属、农副产品、棉麻等品种设施利用率指数高于50%,钢材、建材、机械设备、食品等品种设施利用率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42.8%,较上月下降7.7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有色金属、日用品、农副产品等品种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钢材、化工、建材、食品、家电等品种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8.5%,较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建材、棉麻等品种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钢材、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家电、日用品、农副产品等品种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9%,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每日 推荐
- 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 第四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在厦门召开
- 何黎明:供应链重构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马增荣会见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枫一行
- 2023第二届酒类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何黎明出席中物联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教育与培训认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分技术委员会获批成立
- 蔡进:凝聚合作共识 以采购促进全球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
- 何黎明出席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世界峰会
- 崔忠付出席并主持《绿色产品评价 物流周转箱》国家标准审查会
- 任豪祥出席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学生赛)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