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

发布时间:2018-02-13 10:32:21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 企业简况

1、申报企业介绍

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DPN)成立于2000年9月,是由大连港集团和大连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和大连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企业。

作为国内领先的港口供应链云服务提供商,DPN依托港口,立足大连口岸,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港口、口岸、东北及环渤海区域关键物流节点综合信息资源,优化物流及供应链运作流程,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口岸”建设,构建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为物流及工贸企业、监管机构等客户群体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云物流信息服务、大数据应用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一体化IT服务。DPN产品主要包括:壹港通®、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平台;港口生产调度指挥、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可视化监控监管等港口管理产品;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散杂货码头操作、汽车码头生产管理、客运码头业务操作、无人值守汽车衡、岸边无人理货及集装箱场站管理、设备管理等港口及物流操作软件产品,危险品申报、检验检疫综合业务、海关监管等监管类产品。

经过十余年努力,DPN已与物流、贸易、金融等行业的企业客户及政府、监管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起一个面向东北亚的电子化协同联动网络。DPN服务于数千家包括港口、码头、货主、货代、船公司、船代、理货、场站在内的各类型客户群体,成为立足东北、放眼世界的物流及贸易”数据中心”和”数字引擎”。

2、案例介绍

我国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各行各业纷纷应用先进IT技术、互联网理念,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行动,旨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DPN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航物流业务进行融合创新,建设运营了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是基于WEB的B2B港口航运电子商务网络,面向码头、船公司、船务代理公司、运输车队、货物代理等物流客户提供准确快捷的航线、泊位申请、进口船图、出口清单、提箱预约等单证和委托信息的录入、转发服务以及电子支付结算服务。借助友好的用户界面监控船舶、集装箱、拖车的完整状态信息,提高了用户单证处理效率,增强口岸服务监督力度,提升口岸物流服务质量。

平台主要建设完成船舶服务、集装箱服务、单证服务、集疏运服务、查询服务、管理服务、电子支付等功能,提供跨港区(码头)作业,船舶进、出港单据、操作一体化,存储箱及车辆资源管理,多式联运、费用支付等港口生态圈中的多种业务操作。通过跨码头作业支持、集疏运体系建设及港口作业数据一体化,实现了生态圈中各单位、部门间的协调作业及数据共享。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客户高效信息化及便捷使用的要求,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开放接口,以及WEB、微信、APP等多种访问方式。

二、 实施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

港口作为全球物流链的重要节点,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集散枢纽作用,港口的“互联网化”对“互联网+物流”行动的实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港口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使口岸各物流实体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各种表单、指令、信息交互日益增加。DPN通过进行业务情况调研和现状分析发现口岸各物流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 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集成性、连通性低。

口岸各物流企业依据自身需要所建设的信息系统功能较单一,存在应用滞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实现有效整合与集成。信息系统数据信息连通性不强,数据标准不一致,无法进行互联互通,为区域与物流业务链协同联动带来障碍。

2、 物流业务无法协同联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物流信息不畅、物流信息链“断点问题”、信息服务价值提升不足等问题,造成跨系统协同性与整合性不够,客户服务协作性不强,区域与物流业务链协同联动无法实现,物流作业效率、资源利用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 客户服务能力不足,服务需求多变性的匹配不够。

无法完全满足客户在业务操作服务与信息服务需求方面的多变性和精准匹配要求,诸如纸面业务单据的传递效率低、出错率高;费用结算仍然采用传统的现场窗口办理方式,效率低;客户获得信息途径单一,仍需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港口物流链整体客户服务能力不足。

三、 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 客户群体繁多、业务需求各异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面向的客户是航运物流领域中包括码头、船公司、船代、货代、车队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数量近千家,每家企业因类型、性质、规模等不尽相同,对业务的需求也不一而足,这对平台的需求调研、流程优化、服务设计等各个建设环节的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DPN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对业务需求进行分类,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研究结果中抽取满足行业特点的业务模型,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同时DPN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客户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在同一业务类型中设计了尽可能多的选择项和组合方式,以提高客户的接受程度。

2、 市场化推广进程存在阻碍

平台建成后进行市场化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市场问题,诸如部分小型物流企业传统业务操作习惯根深蒂固、信息化意识薄弱、对平台业务流程接受度低等,都对平台的市场推广应用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以上问题,DPN作为专注港航物流平台建设运营近二十年的专业企业,针对具体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先面向信息化程度高、业务环节多、智能化操作要求高的码头客户进行推广突破,继而激发码头业务链上下游物流企业的应用需求。截至目前,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累计签约企业级用户700余家,个人注册用户近万名,覆盖大连口岸100%的船代、码头、场站、车队用户,平台服务获得了广大用户单位的好评。

四、 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改变了原有的纸面操作模式,其跨港区、多码头、多口岸的操作功能,充分实现了各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满足了口岸各类客户对信息共享的需求,解决了用户间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口岸用户的操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信息重复录入耗费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差错率,打造了低碳环保的口岸物流环境。

1、提高码头业务操作水平

通过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码头业务操作水平和业务操作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个集装箱的单证信息从用户发送,实时将信息传递给码头作业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码头业务的操作效率。尤其是跨港区、多口岸、多码头的业务互操作功能解决了大连口岸三个集装箱码头间信息交互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整体效益。

2、改变纸面单据流转为电子数据传输模式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应用前,纸面单据传递慢、误差大,本平台以电子数据的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处理的高效性。例如以前码头审核船公司纸面放箱单后解锁、指定提箱车队;实现电子放箱后,系统利用EDI技术将船公司的放箱指令实时传输到码头系统,实现自动解锁、核对提箱车队。

3、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

以往终端客户在业务咨询、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例如客户想获知船舶、集装箱动态信息,只能打电话给码头;结算费用时需到结费窗口排队办理等,企业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利用WEB、APP、微信、短信等多种手段实现实时向终端客户提供信息查询、跟踪以及信息推送服务;采用电子支付的手段实现了24小时自助结费;既为客户节省了人力、交通等成本费用,同时形成了立体化的口岸客户服务,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升了客户体验。

4、构建智慧物流新业态,助力大连智慧城市建设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应用前,各物流单位间信息无法共享,无法提前安排作业计划。如以前码头在客户来提箱时临时安排机械;实现提箱预约后,码头根据预约情况提前安排资源,并在集拖进门时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自动识别车号,系统根据预约分配最优场位的集装箱,减少翻倒。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联动,形成具有“信息广泛互联、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协同联动”的智慧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整个物流运作的智能化程度,推动大连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5、建立协同化的区域物流网络,推进东北振兴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将港口、口岸、物流、产业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汇聚和融合,建立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立足大连、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促进了区域物流业一体化,提高了整个东北区域的物流协作效率,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良性区域化发展趋势,带动东北整体经济的向好发展,推进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 主要体会、经验教训与推广意义

1、体会及经验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的研究、建设、运营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港航物流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 选择适当的营运模式

壹港通®平台在运营之初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客户群体类型多、数量大,且信息化意愿不一而同。这一难题经过实际验证可以选择“抓重点、抓关键、带动全口岸”的营运模式进行解决。重点物流企业例如集装箱码头,企业规模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对于壹港通®平台提供的业务操作易于接受,从而起到“以点带链”的龙头作用,进而带动全口岸内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使得壹港通®平台服务在大连口岸快速推广,覆盖率达100%。本项经验在平台类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广泛采用。

 采用适用的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壹港通®”平台创新实现不同业务主体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其关键是采用了多源化的异构数据交换架构,将平台与各物流结点作业系统进行连接整合。作为数据采集、转换、存储、发布的中心,面对各企业千差万别的数据格式,必须先行统一数据标准,以此来降低各个物流节点的数据整合难度,实现支持多种连接方式及报文体系。“壹港通®”平台的经验表明,采用适用的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加快了数据采集工作完成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数据在各家单位之间的流通速度,提升了口岸物流业务协同运作水平。

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客户体验是根本

在“壹港通®”平台的建设中应用了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感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仅仅是手段,提升客户体验才是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包括将平台服务放置在云端,独创了一个平台支持多个口岸、多个码头的分层结构,以云服务及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令客户享受简化、便捷的服务;通过移动技术应用,打破了空间及网络硬件设施的限制,使客户在外出拓展业务途中,也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在平台日常运作中也仍要密切注意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只有将技术先进性与业务实用性相结合,才能保障建立的是一个可扩展、可应用的信息模式,以满足客户更加多变和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2、推广意义

 物流上下游一体化协作业务模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各环节之间信息不透明、衔接不紧密,增加了整个物流成本。“壹港通®”平台创新实现物流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发展的新运作模式,通过信息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推动物流流程的业务再造,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个性化的一体化协作业务解决方案和操作服务支持。“壹港通®”平台业务模式契合我国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助力“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价值。

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联动服务模式的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口岸物流企业客户之间的业务类型多种多样,传统方式需要不同业务板块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既降低了效率,也产生了不必要的运营费用。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实现了面向码头、船公司、船代、车队、货主、货代等多类型用户,提供船舶服务、集装箱服务、单证服务、集疏运服务、电子支付等多种类业务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降低客户物流运作成本。这一革新性的服务模式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可以广泛适用于口岸物流领域,因此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应用价值。

 口岸信息软硬件资源有效整合,对物流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壹港通®电子商务社区平台将口岸物流领域的客户业务需求有效整合,各物流业务实体无需再投入人力、资金、精力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企业节省可观的成本的同时,使各物流企业有更加充裕、灵活的资金用于核心业务的拓展与发展;平台汇聚了口岸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完善了口岸资源配置,避免行业重复投入,提升了行业信息化标准和口岸整体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降本增效起到了关键性决定作用,对其他枢纽口岸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六、 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壹港通®口岸物流电子商务社区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运营,已经成为港航领域各物流企业不可或缺的业务助手。下一步将持续面向码头、船公司、货主货代、车队场站以及监管机构在“互联网+”形势下的新需求,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内容,提升平台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形成真正的区域服务覆盖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提升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

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1、 更加精准地实现对码头、泊位、场地、作业机械、车辆等口岸作业资源高效调配,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和物流运作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2、 持续进行先进技术在港航领域的科技创新,深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促进港口物流链智能化操作、智慧化协同和一体化运作。

3、 在实现业务系统的衔接协同、数据信息的互换与积累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海量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增值信息服务。

七、 应用单位的鉴定意见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