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连云港公路货运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18-08-22 09:13:56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应用企业介绍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13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17.5亿元,是以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资产以及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江苏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江苏燕尾港港口有限公司涉港经营性资产组建而成的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港口码头装卸与仓储、港口物流与贸易、港口工程与开发、航运交易与服务、资本运作及口岸信息服务;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的经营与管理。
公司总资产52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64亿元,下属各类企业135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连云港市沿海岸线总长约254公里(含灌河桥以下的灌河岸线约43公里),其中可形成沿海港口岸线约142.8公里(含灌河岸线约29.7公里)。目前,已开发沿海港口岸线19.8公里(含灌河岸线2.7公里),潜在可开发的沿海港口岸线约123 公里(含灌河岸线27公里)。另外,公司拥有内河岸线3.3公里(烧香河)。
连云港区、赣榆港区、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共规划建设451个泊位。目前,已开发建设以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10万吨级集装箱为代表的生产性海港泊位57个、500-1000吨级内河泊位35个。
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规划建设30万吨级航道,长度共计70.5公里;赣榆港区规划建设15万吨级航道,长度为26公里;灌河港区规划建设5万吨级航道,长度为29公里。目前,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航道等级分别为25万、10万、10万、5万吨级。
二、项目背景及解决方案
对现代港口来说,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单单是装卸环节的成本和服务,而是整个物流链环节的成本和服务。近年来,公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如果降低公路物流成本,提升公路服务,必将能提升连云港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但同时,由于公路运输经营主体散、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导致货运信息不畅,货运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货物运输中空驶现象严重,直接导致港口公路物流成本高,加剧了腹地货盘的分流。如何提高港口公路运输集约化水平,提高货运交易信息化程度,制定符合连云港港口发展实际的公路集疏运模式显得非常紧迫。
为解决港口公路运输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进港口转型升级,优化港口货运组织,拓展公路货运交易相关衍生服务。依托港口,以集装箱为突破口,逐步拓展至散件杂货,2016年4月,港口控股集团经研究决定研发《连云港口岸公路货运交易平台》,为港口转型发展、信息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公路货运货盘运力交易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通过这样的功能,首先实现更便捷、信息源更公开的车找货、货找车,物流流程更加高效;其次信息全面公开,从货主直接找到承运人,告别中间商层层转包的差价,降低物流费用;再次通过评分机制、外部信用引入、支付手段保障、在线合同统一,建立即使是陌生人在平台交易也能得到充足的信用保障;然后提供了撮合模式,不完全需要承运人自己在平台找车,平台会根据数据积累、分析,运营中心根据运营系统筛选的数据,帮助双方建立最经济、便捷、保障的交易,不但解决了平台初期客户上手有一定难度,更能集中处理双重撮合的问题,降低空载率;最后是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数据就是资源,反向为集团、港口局、公安、税务等单位进行流程监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提供保障。
三、项目信息化进程
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公路货运货盘运力交易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通过这样的功能,首先实现更便捷、信息源更公开的车找货、货找车,物流流程更加高效;其次信息全面公开,从货主直接找到承运人,告别中间商层层转包的差价,降低物流费用;再次通过评分机制、外部信用引入、支付手段保障、在线合同统一,建立即使是陌生人在平台交易也能得到充足的信用保障;然后提供了撮合模式,不完全需要承运人自己在平台找车,平台会根据数据积累、分析,运营中心根据运营系统筛选的数据,帮助双方建立最经济、便捷、保障的交易,不但解决了平台初期客户上手有一定难度,更能集中处理双重撮合的问题,降低空载率;最后是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数据就是资源,反向为集团、港口局、公安、税务等单位进行流程监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提供保障。
现在国内开发类似公路货运平台的很多,互联网加物流的概念被越吵预热。我们也做过一些调研,目前在线的大概有100多家,平均融资是2亿的规模。但是模式很单一,任何一家物流企业都想做平台,而真能够落地赢得市场决定认可的很少。借力互联网整合的越来越多,但真正成功应用到物流领域的少。
如何在这么多平台中生存并做出我们的优势,不完全在于技术和资金,更重要的是用好港口全物流链的数据及业务改良的可行性,同时注重公路和港口集疏运业务的互动,通过港内服务带动物流交易。举个例子,货盘和运力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本平台生存的关键。物流的前端是贸易和关检、码头的业务,通过网上订舱系统、码头电子委托系统,让客户在业务的前沿就可以很便捷的把货盘发布出来。这是货源端。在运力端,我们有集装箱高速公路优惠系统,掌握了业务控制点和车源数据。
平台用户包括货主、货代、船代、船公司、车队、车主、港口、场站/内陆无水港、配货站、海关、税务局、工商局、交通局、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角色。
四、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估
(一)项目效益
平台于17年3月顺利上线,并在一年中持续拓展、升级、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公路货运交易线上化、公开化,初步实现集装箱双重格局,有效的降低了港口公路运输成本、提升了客户服务与体验。
平台自上线运行后,项目组持续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用户回访进行运营策略、系统规则的调整,以更好的引导市场和用户实现公路交易互联网化。项目组一直坚持挖掘应用港口已有信息系统积累的数据,优化货运组织并改造港口业务流,实现商业应用和业务应用融合并重的运营和建设思路。从运行至今无一发生因平台造成的港区道路拥堵,同时运输秩序良好,集装箱原有的线下交易流程全面迁移到平台线上进行,用户普遍反馈好评。截止2017年12月底,平台注册用户达1739家,其中发盘人用户620家,承运人用户1119家,承运企业用户240家,集卡车注册数2241辆占经营港口业务的总集卡车数97%以上。平台运行累计发布货盘数106818票,达成交易数112207票,派车数409537车次,日均发布或盘数356票,达成交易数374票,派车数1365车次。
公路交易平台一期以集装箱交易为核心,项目于2017年11月完成了项目专家验收,获得了专家和用户的一致肯定。17年下半年江苏省港口集团视察了连云港公路货运交易平台的运行情况,对运行成效表示了肯定,并建议项目组改造平台适用于多地港口,形成公路运输网络,让平台不单单在连云港发挥效果。经过三个月的研发改造,通过将已运行平台进行再优化和推广,平台具备在南京、太仓港口运行的功能。南京港于12月启动了平台的运行,目前注册用户达310家承运人,1400余辆集卡车,运行情况良好。平台将真正在省级层面落地,平台的推广将继续扩大用户量,用户量的激增将量变产生质变,逐步改变用户线下交易的惯性;其次能在城际之间实现双重对流运输,化解了原来连云港只局限于一地的尴尬,并为后续探索江海联运模式奠定了基础;最后平台体量决定了平台的市场,通过平台体量的拓展,平台发展的重要辅助如金融板块、保险板块、货运市场板块就能更好的与业务伙伴合作,找到平台新突破口。
(二)项目创新点
首先是将公路优惠系统融合嵌入到货运交易,保障了流程的统一性,对公路优惠来说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对平台来说能在初期就积累流量和数据,通过业务系统倒推商业运营,先培养用户习惯、培育市场;其次通过初期的数据积累,基于数据去做撮合,分析历史的线路、价格、实现精准的撮合;再次是货盘数据的来源的前置和申报渠道一体化,码头电子委托、网上订舱、生产平台委托对于物流来说就是货盘数据的来源点,在用户办理这些业务的时候,通过系统嵌入可以让用户非常便捷的把委托变为货盘,时间的前置化让找货和平台撮合变得效率更高;对于运力来说,提供了码头场站进出门数据加工运力、一卡通系统加工运力、返程运力自动生成、GPS数据辅助运力等从业务系统抽取到技术手段获取全运力抓取模式,让承运方能最便捷及时的生产运力;最后是公路物流流程和港内物流、港内装卸的衔接结合,如对接一卡通平台,让任务申报、运输申报和货盘发布、交易派车一体化,还拓展分析了公路物流中各类纸质单据,如提送货单、设备交接单,研发了融合方案,并保留了未来与装卸生产系统对接的接口。最终实现把业务流程融入到商业平台的模式。
(三)项目运营模式
只有平台良好的运行才能实现平台目标,让港口物流降本增效。大多数商业平台通过商业手段进行营销,这并不是我们平台的强项和思路。在研发中,我们也将平台运营的理念设计到业务流程中,从而逐步的培育货运市场。
首先连云港公路货运市场依然存在集约化水平低、车主司机对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行业竞争比较乱等问题。平台初期需要培养用户习惯,引导用户将公路交易搬到线上;而在平台平稳运行后,会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关键用户进行重点突破撮合,逐步瓦解原来的熟人定向模式。可以说平台每个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不同,需要制定既实现物流交易信息化,又不能脱离现实业务现状的商业策略。其次连云港货运交易平台作为商业化平台有别于业务信息系统,因为市场不断变化,它的更新周期更快。因此平台上线运营后,项目团队任然专注持续的继续推动港内深度协同研发,打造港口一体化物流流程,更要根据市场反馈以工匠精神专注于平台的更新完善。再次平台的核心是双重撮合匹配,撮合呼叫中心根据双重套箱的业务经验和系统分析出的信息进行撮合,这个专业化的团队不但熟知市场情况,能使用平台数据进行撮合分析支持。最后公路货运交易平台倾向于公益性的服务,通过互惠互利、相互制衡等有效机制保证平台公平、公正、诚信、可靠。
(四)企业竞争力影响
1、增值服务
平台和增值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增值服务的优惠点能继续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延伸平台的范围,对于用户来说我能便捷的找到货,还能买到便宜的车、便宜的保险。同时平台的发展又反向促进了增值服务的优惠力度,因为用户越多,平台话语权就越重,能争取到更多的优惠点。这些增值服务是吸引货主和车主网上交易的最大亮点,利益是核心驱动力,不仅要为货主和车主省钱,还要为他们赚钱。首先提供信用支付,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网上付款这个功能,而是提供垫付这样的金融服务,最后通过支付数据沉淀用支付来体现信用。因为支付是交易全流程的终结点。其次保险业务,包括集中统一购买车险,包括对生成的每笔交易提供定制的运输货物险等。为车主获取更多的保险优惠,同时货物险又是平台交易的保障,增加信用点。最后提供货运市场的相关服务,如提供购车、汽配、维修、保养、通信、加油、停车、住宿、餐饮等服务,提供类似美团团购功能、入驻商铺的模式。
2、社会效益
连云港公路货运交易平台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去产能”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提升港口物流服务的一个项目。
连云港公路货运交易平台作为中立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实现公路货运货盘运力交易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通过该平台这样的功能,可实现更便捷、信息源更公开的“车找货、货找车”,物流流程更加高效;可通过评分机制、外部信用引入、支付手段保障、在线合同统一,建立即使是陌生人在平台交易也能得到充足的信用保障;可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数据就是资源,反向为集团、港口局、公安、税务等单位进行流程监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提供保障。


五、项目推广意义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创新型城市四大国家战略叠加聚焦的城市,是连接中西部和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海上门户。不久前,国家主席习近平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在中哈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连云港与哈方签署了共建过境货物运输通道及货物中转分拨基地的合作协议,提出将连云港打造为哈国的战略出海口,凸显了连云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独特作用。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助推临港产业和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发挥连云港在“丝绸之路” 经济带上的带动作用,不仅是全市广大干群和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政协围绕经济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参政议政的责任所在。现代信息平台是港口物流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全市公路交通网络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市场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不足,港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市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运输增长乏力,使本己运力过剩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无序竞争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我市集装箱运输企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货运双方资源缺乏有效的调度和整合,货运信息不畅,空箱运输量太大,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货主与运输企业急切期盼政府推动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港口公路集疏运自由交易平台,求得运力与运量之间最佳配置,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秩序,服务货主与运力两个市场主体。
根据社会上现有的货运交易平台简单调查可知,货源和运力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平台生存的关键。为保持货盘和运力数据持续更新,平台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既要在时间上提前于货代/货主找车过程,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关于给予进出连云港港口运输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的实施办法》为平台提供了切入点,集装箱公路优惠系统等港口与口岸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沉淀的数据就是最大的基础。平台的实施具有推广性。

六、下步计划
平台下步将打造服务港口和口岸的多式联运集疏运平台,将从商业板块和业务板块双向驱动,并坚持港外运输与港内集疏运、港内生产业务深度融合及商业交易与业务应用深度融合的经营思想。具体将推进以下几个方向的建设。
1、公路货运交易货种拓展到散件杂货(商业)+一卡通申报及电子提送货单应用(业务)
2018年将重点完成公路交易货种覆盖散件杂货、散货车辆的运力集成和所有散货公路集疏运的线上交易。散件杂货业务模式与集装箱有着较大不同、业务量更大,借助集装箱成功的经验,平台将与一卡通系统进行深度融合,由一卡通系统为公路交易提供运力数据、终端通道;由公路交易为一卡通系统带来更准确的业务数据和业务范围向前延伸。在此基础上,通过港外交易电子化、港内集疏运电子化,逐步取消在公路运输中的纸面单证,如电子提送货单,减少运输中间环节并通过信息前置共享提升码头的作业计划性。
2、公路货运交易业务拓展到集装箱短倒运输(商业)+集装箱无人智能闸口预报及电子设备交接单应用(业务)
集装箱短倒运输长久以来因为各个场站、码头的信息无法通过电子化手段有效整合,导致空驶情况严重。通过将船公司、场站这些角色纳入流程,用线上手段共享数据并制定科学的分配规则,逐步提升短倒的双重率,降低经营成本。2018年的目标是初步形成短倒线上化交易,并将长途、短倒的港外运输信息推送到集装箱码头的无人智能闸口,使智能闸口仅需识别车辆即可获知完整的车辆、货物、委托等信息,实现短倒的商业应用于业务应用融合。在此过程中,探索逐步取消集装箱公路运输中的纸面单证,如设备交接单。
3、拓展用户服务
在平台一期以业务主线为核心的基础上,拓展业务主线周边的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通过服务为车主、司机、货主增强用户粘性。包括在线货运险、货运发票、运输追踪、信用支付、ETC服务、货运查询助手、招聘司机、二手车买卖、路政办理等等。
4、拓展增值业务
以公路为核心,探索后市场业务。包括4S店购车、保养、加油、维修、电信、住宿等,以公路港为线下实体进行推广。
5、探索经营模式
基于集装箱双重、散货与集装箱配货、城市对流运输等业务提供电子化撮合手段,通过撮合介入更好的提高公开交易比率、降低空驶率。
6、内河货运交易实现线上化(商业)
在平台一期内河货运发布系统的基础上,对接海河联运相关业务系统,集成如船闸等数据资源,实现内河船找货、货找船,并串联内河码头的内河货运线上化交易业务。此系统也将作为上合物流园信息平台多式联运板块的一部分。
7、海河联运系统应用(业务)
通过将内河码头和散货、集装箱码头进行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提供海河联运系统应用。为用户提供联运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内河码头和散货、集装箱码头提供联运协同系统,实现联运服务客户、降本增效的目标。此系统也将作为上合物流园信息平台多式联运板块的一部分。
8、成熟的模式通过多地架构向省内推广
上述业务方向落地成熟运行之后,通过平台多地架构模式,向已经在经营公路交易业务的南京港等地推广拓展。平台将真正在省级层面落地,用户量的激增将量变产生质变,能在城际之间实现双重对流运输,并为后续探索江海联运模式奠定了基础。

七、物流信息化建议
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转向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电子化、自动化这个最终目标。本系统综合了很多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这也是管理科学化的必然之路,是技术发展的结晶。系统的实施要牵涉港口数十个单位,用户数百家,虽然其中一部分应用基础差,给系统的推广带来一些困难,但总的说来,本系统的实施和使用必将引起广泛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如下建议:
1、建立集约化的物流联盟。通过联盟模式,无车承运人模式,推动小型承运人业务。
2、针对港口物流,制定一些列港外运输对接港内集疏运的综合运输模式,实现业务和商业一体化运作。
3、物流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鼓励合作共赢。
4、政府单位开放数据,如交通局、运管局、高速联网中心,为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服务,而不是多个数据孤岛。
5、鼓励各种创新模式,如物流金融、物流保险,推动新模式落地。
6、通过协调船公司、场站等外部相关单位,建立更合理、集约化的双重运输模式。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