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贵州省物流成本浅析

发布时间:2021-02-25 14:58:47 贵州省智慧物流研究院

引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导向下,具有成本属性的物流业,作为社会经济成本的核心构成尤为重要,从降本增效到高质量发展,本就是一个递进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从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逻辑。

一、物流成本中的两个误区

(近年来,从政府到行业,都在不断尝试找寻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径与方法,也出台了序列举措,遗憾的是,收效甚微。每每谈到降低物流成本,各类专家、学者、具有利己属性的从业者们,都侃侃而谈,百花齐放,这其中做主流的就有空载率、绿色通道等系列观点。似乎真正找到了行业发展的真经,但都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

空载率:很多地方政府把降低空驶率作为一个衡量物流的指标,空驶率的核算基准本身就是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当下,某些行业平台尤其是信息化平台,动辄就是降低了多少空载率,并依此作为社会效应的指标,却选择性地忽视了行业运行现状和事实,即便在信息化不发达的时代,业没有一台货车敢空载,也空载不起。行业内货车运行中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从甲地到乙地,来回运费总量一般是一致的,甲到乙地运费高时,乙到甲地低;乙到甲地运费高时,甲到乙地第,来回的运费总额在市场的控制下,基本是一致的。二是从甲地到乙地,在没有返程货物时,会借力到丙地,然后从丙地返回。从传统货车,大货车的空载率本就是个伪命题,信息化平台最大的价值是提高了车货匹配的有效性和便利性,与空载率不搭边。

绿色通道:每当我们提到物流成本,首先就想到运输、想到运输的货车、想到货车油价、通行费。于是,出台了绿色通道政策,的确在农产品运输中,车辆受惠了,通行费获得了减免,遗憾的是在这个点上的成本优化,并没有传导到上下游,从农产品流通的链条上来看,成本并没有得到优化,收效甚微。

二、物流成本构成的三个因素

在诸多行业中,物流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代表的是成本,是“受方”。从物流成本的组成上有两类属性:一是企业的物流成本,这是物流社会化的特征;一是物流业的企业成本,这是物流的企业化的属性。物流成本的组成既不是单一的物流企业成本,也不是片面的物流企业成本,它的构成是多元化的,是由宏观的区域经济成本、产业链条成本、和物流行业或企业成本三个层面共同构成的。

1、物流业层面的企业成本

物流业的企业成本,由行业发展质量、企业发展水平两者组成。决定物流企业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只有一条,就是物流业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

宏观上,发展环境是基础。物流行业正在处于向现代化规范化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各类物流平台企业正在兴起,物流产业市场正面临着高度细分的趋势,在行业的集聚和引导层面,促进物流服务的集成创新,以多式联运为主的运输结构优化,都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力举措。

中观上,市场环境是保障。物流企业成本中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行业组织、物流信息科技、行业标准化等几个方面共同构成,具体体现在人、车、货、网、仓、园、店等多个生产要素环节上,它本身就是多元的,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微观上,企业良性发展是核心。物流企业作为行业运营主体,它的组织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基石和核心。受经济下行、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影响,传统物流业的发展早已举步维艰,而大环境的要求却只有一个字“降”。在夹缝中生存的物流企业,如何进一步优化作业环节,释放最大效能,既是发展的关键,又是发展的痛点。

物流企业组织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决于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化与关联,它具体体现在:对外的,资金、政策等发展环境层面;税收税负、人才等企业属性层面。对内的,在园区、仓储、配送等业务属性层面;在车辆、油料费、通行费等基础成本属性层面。几者相辅相成,也是物流企业的成本核心和关键。

2、产业链条和供应链层面的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支撑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产业,是优化产业组织和提升产业价值的战略性产业,是引导产业布局和业态创新的先导性产业。现代物流业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从供到需,物流是产业链条中最长的作业链条。也是最核心的生命链条和成本链条。在产业链链条中,物流与金融一样是同一个层面的行业,扮演了同样的角色。金融管理的是资本流通,物流管理的是物的流通。

作为产业链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物流承担的是服务者的角色,供应链的水平、优化程度,决定了物流成本的高低。两者是反比关系,供应链水平高,分母高,作为分子的物流成本自然降低;供应链优化程度高,可最大化的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节约人力、物力,减少资源浪费,自然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以“绿色通道”的上下游为例,果、蔬类鲜活货物首要解决的是通过仓储拓宽和延展产品季节性时令性的空间问题,它需要的是通过仓、运、配的协同而带来的空间换时间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降低车辆通行成本一个要素。所以只有加强产业链条的仓、运、配的协同,才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路径之一。

因此,从宏观上来讲,产业链中供应链的水平是决定物流成本的因素之一。

3、区域经济成本层面的物流成本

区域经济层面的成本,由区域经济结构组成,一二三产的优化是核心与关键,它与当地区域特色、产业结构、产业水平、企业特征和属性、生产和生活化程度等息息相关,结构不合理,区域物资的进出失衡,都是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

降低区域经济成本,是政府宏观调控行为,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完成。转变流通方式、扩展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大幅提升企业的流通效率,释放更大的聚能效应。有几个抓手,一个是多行业的联动和协同,实现产业效能集聚,一个是加快传统行业得到健康提质和优化。

三、贵州省物流成本分析

以2019年数据为例,从传统物流成本指标核算,按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的占比来进行对比;

1、贵州省物流业运行情况

2019 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6769.34亿元,贵州省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672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 16%,比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左右,全年累计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约33.4亿元。其中,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中,运输费用1362.7亿元,占物流总费用比重51.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随着智慧仓储物流的发展和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省的仓储管理效率有所提高,保管费用895.1亿元,占物流总费用比重33.5%,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其他管理费用约414亿,占比约15.5%。

1

2、与全国和周边省份在GDP中的对比情况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从宏观层面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的重要指标,集中体现了现代物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贵州与周边省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上分析,贵州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与全国14.7%,湖南15.1%;四川15.2%,重庆14.7%,明显偏高。贵州省的社会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仍有差距。降低物流成本,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物流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服务保障能力,是当前贵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

2

3、与全国平均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分析

按社会物流总费用划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三大部分核算,与全国同期相比,全国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7.7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为52.7%;保管费用5.0万亿元,增长7.4%,为34.2%;管理费用1.9万亿元,增长7.0%,13%

3

从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上分析,贵州省在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的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影响贵州省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在管理费用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品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了管理人员报酬、办公费用、教育培训、劳动保险、车船使用等各种属于管理费用科目的费用。)管理费用的占比充分反映出了贵州在物流企业成本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在物流主体企业组织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

4、行业主体水平分析

行业主体运营情况。根据贵州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至 2018 年底,全省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 7644 个,比 2013 年末增长 206.9%,占全省全部行业比重 2.72%, 企业法人单位数增长显著高于全省总体水平。从业人员总数为195224 人,占全省全部行业比重 5.01%,比 2013 年末增长 69.9%。女性从业人员数为 48721 人,占物流领域全部从业人员数的 24.95%,比全省全部行业女性从业人员占比低 12.92 个百分点,说明在该领域主要是男性就业。从法人单位平均从业人员和每万人从业人员两个指标看, 2018 年物流产业领域分别达到 25.54 人和 54.22 人。从法人单位数量看。企业数量最多的是道路运输业,占到了70.89%,其次是邮政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分别占 11.36%和 10.4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较快,企业数占比 5.04%,说明贵州在发展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上正取得明显成效。水上运输业占比 1.53%,属于小幅平稳增长,符合贵州省内河航运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发展实际。航空运输业占比 0.60%,处于加快发展的初期阶段,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总体发展情况。贵州物流行业运营主体水平与周边省份相比明显偏低。截至目前,全省获得国家A级的物流企业仅44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3A级29家、2A级2家,与周边湖南相比,湖南省2019年A级企业就达达223家,有5倍以上的差距,与发达地区至少有10倍以上的差距。

2019年44家A级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合计99.64亿元,占全省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仅为3.7%,全省物流企业前十强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75.52亿元,占全省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仅为2.8%。这也体现出贵州物流行业主体不强,物流发展各自为政的现状。

4

四、贵州降低物流成本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国办发〔2016〕6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0号)等重要政策文件,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现代物流运作方式、行业发展环境、物流整体运行效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贵州也相应推出了系列政策,政策涵盖面广,在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发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多年来,对物流成本的构成与解决之道,我们仍旧停留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甚至是“盲人摸象”的阶段,对成本的认知基本是从行业共性的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简政放权、通行费用及通行政策、企业税负、运作方式等营商环境层面展开,针对贵州省省情,从产业结构、运输结构、产业链和供应链组织水平、区域化行业特征、企业运行特点和成本构成等方面,全面、客观、系统第研究分析贵州物流成本的个性特点,提出应对策略,应是当前贵州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

1、产业结构层面尚需持续优化。

一二三产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的根本,随着十二大特色农业、十大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十大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以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为导向,尽快解决区域进出物资的平衡,物资流通的平衡才是控制流通成本的基础。

2、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供应链水平有待加强。

以供应链为抓手,培育供应链企业,提升供应链水平,是减少流通环节的核心,从物流的上游着手,解决优化物流过程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路径。要在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物流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推出有力举措,促进物流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3、行业体系建设层面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在行业发展环境上,优化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国家级物流枢纽体系。健全有效衔接的物流标准体系,构建高效运行的多式联运体系。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在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网络化程度、标准化程度、集约化程度、规范化程度、科技化程度、多式联运程度等几个方面营造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能够体现物流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关联,实现功能要素的集约和传导。

在行业运营上,着力于物流主体企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以物流企业尤其是平台型企业为切入点,引导扶持一批中小物流企业,先让物流企业健康起来。落实税费减免、乱收费、砍掉不必要的二级维护等各个要素上多要素发力,全面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并给予行之有效的保障性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现代物流运作方式、物流整体运行效率、物流人才、物流发展资金等方面,强化企业主体培育。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最大化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

(作者 沙松涛 贵州省智慧物流研究院院长)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