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数字化 > 正文

2016年O2O冷思考:资本寒冬中如何求生?

发布时间:2016-03-09 16:39:28

经历了2015年的大热和寒冬之后,2016年的O2O并没有迎来一个我们期待的美好开始,资本寒冬毫无回春迹象,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也越发困难。就在2月初,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事件犹如一枚重弹,引起了行业热烈讨论,而除了美业,其他 O2O领域也纷纷中枪,外卖超人在华业务关闭、神盾快运宣布倒闭的消息一个个接连传出。

对于O2O创业抱有极高热情的创业者们,似乎认为生活中的种种需求都能通过O2O来改造和满足。所以一旦发现用户的需求点,就以为抓住了风口。往往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玩家便都涌入这个领域。当然,这其中失败倒闭的也不在少数。面对这种情况,在被誉为整合期的2016年,我们也更应该多一些反思:为什么这些行业这些玩家会频频中枪?

为什么O2O行业中,这些行业会相继中枪?

小编简单的对比了一下2014年、2015年O2O死亡名单。2014年上榜的有家装、停车、上门、美业等,而2015年上榜的有医疗、美业、婚嫁、房产、家居、出行、汽车、旅游、教育、社区等等。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美业、按摩、上门、社区这些垂直并且低频的领域在14、15年接连躺枪。这些项目,大部分客单价才几十元,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才能保证覆盖大量消费用户。线下壁垒、物理边界这些因素都会限制上门O2O企业的发展。当微薄的收入难以覆盖高昂的成本时,这些O2O企业就会面临惨烈的淘汰。所以,尚未形成用户习惯,用户群基数小,消费频次低的项目,被淘汰是必然的结果。

谁是突围者?

那么,如何在众多领域中和众多同类竞争者中成为突围者?在今年的考量标准中,创业者除了需要具备看准高频刚需切入点的慧眼外,选择怎样的线下运营模式也是决胜关键。

众所周知,要想在众多领域中脱颖而出,切入的市场点就必须是中刚需的。一个精准的切入点,可能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则考验公司的线下运营能力。找到消费者需求最大最频繁、也最容易通过O2O的形式,来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市场。餐饮、出行、旅游就是市场容量大且高频的领域,随着电商的发展,物流市场也成为下一个蓝海。

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同类竞争者中脱引而出?我们知道,哪怕高频刚需的市场里,仍然有成百上千的玩家相继倒闭。就比如:外卖行业,目前我们所熟知也只有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其实同领域竞争者最大的压力就是来源于资金和成本,一旦融资跟不上,就会导致整个资金链崩盘。而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轻模式运作,调动社会资源。

抵御资本寒冬关键:决胜在运营

就拿去年物流领域很火的车货匹配行业为例。车货匹配市场很大,玩家也多。但车货匹配过程供应链长,涉及中间环节复杂,成本不容易控制。发展一直不错的神盾快运也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成本太高难以运营而不得不宣告破产。据目前可查数据显示,货车帮、运满满地推人员已高达几千人,虽说地推是O2O的铁军,但这样高额的成本支出并不是所有平台都负担得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线下运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车货匹配行业中,有部分玩家如超级货主、企业软件服务平台OTMS,它们的推广人员并不多,但推广效果以及市场占有率并没有落后于同类竞争者,这就是运营策略的优势。以“超级货主”为例,其以货主为切入口,前期从货主端切入,先积累平台货源量,后期再用货源提高用户粘度。资源和用户有效对接,就打通整个平台运转的良性循环。这样的运营策略不仅利用了合理调动了大量社会资源,也大大的节约成本。所以有资本对超级货主的评价就是“不烧钱、运营落实还挺快”。

在O2O市场里,选择一块市场大蛋糕重要,但面对同样一块大蛋糕,一个平台如何用好的运营策略拿下这块蛋糕,并且把平台上承载的用户资源盘活则显得更重要。若能够把平台上的各种资源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合作关系,最终一定能抵御住资本寒冬,迎来春天。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