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萨德事件让跨境电商实体店再遇冷:销售员比顾客多

发布时间:2017-03-24 09:10:49 大河报

上周央视“3·15晚会”,曝光国内一些跨境电商违规销售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由此,消费市场对购买进口消费品的情绪进一步变冷。这也是本月继韩国部署萨德事件以来,传导给“洋货店”投资商的又一次深刻波及。
自上年财政部发布“4·8税收新政”以来,进口商品实体店在郑州生存境遇越发窘迫,由百花齐放到纷纷离场。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销售员比顾客多“洋货店”苦寻破解市场路径
“韩国‘萨德’的事儿还没闹完,3·15又曝日本‘核辐射’地区食品来了。”3月16日,郑州一进口化妆品店的投资人韩某吐槽了整整一个上午,并对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很是悲观。
韩国“萨德事件”会对郑州的进口商品市场影响几何?“月初,已将所有韩国商品全部下架,这也让门店一半业绩没了。”韩某介绍,如雪花秀、whoo、赫拉、天气丹、水妍、拱辰享等韩国品牌,一直是跨境网购与进口品实体店的支柱,甚至是门店赖以生存的台柱子。
此言不虚。与传统百货店控制全球或国产化妆品大牌资源有所不同,“洋货店”走的是差异化路线。几年前,受益于郑州开启“E贸易”试点,本土企业与韩商关系相处融洽,韩货成了郑州进口消费品市场的主要货源,甚至成为部分贸易商进入他省市场的重要竞争筹码。
而“萨德事件”出现后,各类商店为平衡公众情绪将韩国商品纷纷下架、专柜拆除,而一些曾主打韩国商品的洋货店,只得紧急“调头”,在店外扯出“抵制萨德”的条幅,但进店客流下滑难止,“销售员比顾客多”成了很多“洋货店”近期的常态。
“韩国萨德事件也好,日本食品涉‘核’也罢,都只是阶段性外部影响。而跨境进口品商店真正的尴尬,是几年前‘一窝蜂’投资,却组团撞上了政策冰山和市场漩涡。”这是一股来自行业内的倾诉,由3家投资商向本报反馈。
什么是政策冰山?那是上年春,由国家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后称跨境电商“四八新政”),于4月8日执行(后改为过渡期延至2017年底),将取消跨境电商按照行邮税征收的50元税额以下免税额度,取而代之的则是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综合课税。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新政出台前,‘洋货店’凭借保税备货模式(门店或网站出样+保税仓清关出货+第三方快递宅配),相比传统百货店获得商品价格竞争优势。现在,这种优势已被政策颠覆。”某保税消费品贸易公司负责人出示了一份“跨境电商综示区关于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六大问题”。其中,“E贸易”征税方案调整是尤为关键的因素。
某国有投资进口品渠道商对此说法认同,其坦言,如今“E贸易”没了免税优势,而且是按消费品所含整套经营成本全额征税,相比常规的一般贸易,只剩5%~10%的综合成本优势。
那么,市场漩涡又是什么?“跨境贸易与市场零售完全是两码事。当二者发生跨界结合,并无成熟模式可寻。”通通优品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对进口消费品认知难,经营品牌、品类与市场需求匹配难度高,是当前经营跨境商品的两大难点。看似每家店的商品都琳琅满目,但都是打价格血战,“就如纸尿裤,日本花王牌的认知度远比欧洲货要高得多,同质化竞争就非常惨烈。”
“前店后场”模式拼的是效率质保与客服更需新裂变
这是国内第二次出现“洋货店”投资退热迹象吗?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洋货店”首轮投资热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以中国港台货及日韩商品为主,商业核心区、高校附近的30~50平方米进口货小店,代表了当年民间投资市场的主流形态。但此后,由于国内外连锁大卖场的进口商品区更具品牌信誉和价格竞争力,导致此类“洋货店”从市场上销声匿迹。
但与前者不同,第二轮“洋货店”投资热,源于国内开启“E贸易”试点。所谓“E贸易”,简单理解,即是对跨境商品个人购买归为非贸易属性的进境行李、邮递物品等,仅征收进境物品进口税(俗称行邮税)。如前文提到,相比一般贸易进口,行邮税的综合税率更低,这是E贸易的核心特点。
“尿不湿绝不只是日本花王最好,国外牌子多极了,这为跨境贸易商留下了极好的利益空间和竞争力。但关键是,如何让消费者认识它们。”保税国际一刘姓负责人坦言,实体店成为较低成本的引流方式,是因境外品牌商或供货商没有做进入国内市场的准备,所以,跨境贸易商不仅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现金直采,更需替那些“新鲜”的进口品做好“吆喝”。
也就是说,外贸商开实体店的核心诉求,是解决多样化的进口商品与市场实现互动的问题,这也是补齐纯电商平台短板的有效手段。
由此,2014年后各种名目的跨境商品直营店在郑州市场百花齐放,并出现了“前店后场”模式,它是“保税仓+电商或实体店+第三方物流”的集合。渠道卖一件,即从保税仓清关一件,再快递给消费者。若商品未销售,还可离境。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郑州一保税商品直营店前店长马某,半年前刚刚退出此圈,完成转型。
其称,“E贸易”新政要求个人身份信息翔实,而且年度购买金额有限,但消费者因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对此很排斥。于是,所谓的“E贸易”商品直营店,就变成了常规的一般贸易进口商品店。“新政策消弭了价格优势,行业竞争激烈,退出即成了大概率事件。”
不仅如此,“E贸易”的清关流程,也决定了“前店后场”购物方式存在明显瑕疵。比如,化妆品、红酒、食品等消费品是不能退货的。原因很简单,想把商品退回保税仓,是套极为繁琐的过程。并且,海关是正常“双休”,但周末却是消费高峰。如预订的商品不能在3天之内宅配到家,消费者必然怒了。
“跨境实体店不会消亡,而且,它是未来市场发展主流。”中大门招商部负责人贾路认为,没有比实体店更好与消费者交互的方式。因为“买洋货充面子”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已经越来越理性,尤其是近些年灰色海淘商品的质量问题频发,其实为有充沛体验、高质量商品沟通的实体店留下了发展机会,关键是,必须找到让消费者痛快的解决方案。
他透露,中大门正与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探索一种全新方案,“20分钟”清关、顾客在店现场提货,乃至在今年,要有重构体验式卖场的整套方案和商品采购方案,当然,也包括“E贸易”入关商品简化退换货的服务体系。
一语概括,不论是一般贸易,还是“E贸易”,不论是纯实体店,还是O2O,终归是要按零售业的逻辑来实现市场生存。同时,进口商品质量、服务体系和价格,在消费者感受中的反馈只有“爽或不爽”,又是他们舍近求远、舍易取难的主因。这个“立身之本”如果不稳,任何形式的进口商品贩售不是面临行业危机,而是面临消费市场的信任危机。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