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温州市平阳县“互联网+”助农激活流通的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31 12:48:53 温州日报

对于平阳县鳌江镇务垟村500余户村民而言,“村小二”吴文樱家仅40平方米的小店,更像是大伙儿的“超级市场”:小到衣物鞋帽、零食饮料等日常用品,大到电子产品家电……通过互联网,不仅能买到当地所没有的产品,而且包裹直接送到村,再也不用抽空到镇里取快递了。

靠着一名“村小二”、一台电脑、一辆送货车,一家家农村淘宝服务点,正在改变着一个个村庄,为乡亲们的生活带来巨变。平阳是全省第14个“村淘县”。2015年9月,平阳“村淘”县级运营中心和首批3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正式开业,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已建成140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通过一家家服务站的“穿针引线”,发现和挖掘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解决村民购物痛点,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而衣食住行中的“一件衣服”,不仅带给村民生活的便利,观念的更新,还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工业品下行,台湾媳妇让乡亲爱上“网购”

“在我们村,即便是不会讲普通话的老人家,只要你说‘淘宝’或‘小樱’,就会领到我家来。”说到“知名度”,吴文樱的脸上满是自豪和开心。

2016年底,小樱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跟随丈夫回乡,从台北嫁到平阳乡村;报名村淘小二的招募,通过面试和培训成为合伙人。“直觉告诉我这是件有意义的事儿。”2017年初,小樱在104国道边上租下店面,为吸引村民进店,进了些日用品代卖,从“打酱油”的阿姨们开始,宣传讲解村淘。

眼看着好的商品下沉不到村里,村里面卖的东西不少又是假货,小樱又急又无奈:“村里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服务站刚成立时,最难的就是让他们接受在网上买东西。”

村里最早托小樱“代购”的,是房东阿姨陈秀芝。“小樱穿的就是网上买的,我在屏幕上看中了一件衣服,就找她帮着下单。”最令陈秀芝满意的是,先穿了再说,收货满意了再付钱,“以前村里不通快递,我们买个衣服啥的都要到镇上,可费事了。”

渐渐地,小小的店里常坐满了组团“逛街”的阿姨。为了方便选购,小樱将电脑屏幕连接到了电视上。过几天收到货后,小樱会建议当场试一试,如果不合适方便及时退货。小樱说,刚开始一段时间,村民淘得最多的是衣服、鞋子。

如今,村民托小樱淘回的除了日用品,还有空调、洗衣机等大件家电。“村里有户人家新房装修,家具、灯、家电,全部村淘买的。”小樱告诉记者,去年,她的店铺升级为天猫优品服务站后,在隔壁开了家电陈列店,方便村民现场看货,及时配送安装。最近半个月,空调就卖了20多台。

对于这每天忙活不停的3年,小樱说“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只是收入可观,更让她体会到被信赖的感觉。如今,“除了买东西,有时需要转账。”小樱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正给村民带来更多便利,这是村子的未来。而她和身后的小店,是个起点。

农产品上行,大学生回乡线上热销“爆款”

地处平阳中北部山区的梅源社区,是革命老区,也是生态后花园,种植业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日,盘算着小黄姜快收成,“村小二”高小女托丈夫谢作图去“种植大户”老林家下订单。

“今年可以收1万斤姜,你需要多少给你留着。”年近七旬的林步棋和老伴打理着30亩田地,他告诉记者,自己种了一辈子地,以前收成就等着客商小贩上门,碰到有些年份卖不出去,就自己拉到马路上卖,现在这样安心多了。“上月的一千斤玉米最远发到内蒙古,顾客都说你种的品质好。”听到谢作图带来的好评,老林咧嘴笑了。

最初,大学本科毕业的高小女只是在临近的梅溪社区上班。由于快递送不到村里,她帮着村民带了一年多的快递,这也促成了她2017年专职做起“村小二”。最让她乐此不疲的,是帮助农户线上销售农产品。除了鸽子蛋、蜂蜜等常年热销品外,高小女会根据时令在自己的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平台推销当地的特产。

高小女在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梅源正宗清明果,寻找远方的你》的文章,让她体会到“互联网进村了,农产品卖得更远了”的道理。原先只想着让在外梅源人尝尝家乡味道,没想到就令当地“小有名气”的梅源清明果成了热销“爆款”,仅今年清明前后,每天发出去2000个,一口气卖了2万余个。

“以前每年做些摆在菜市场卖,没想到自己做的清明果能卖到全国各地,销量翻了好几十倍。”村民陈雪飞提起这事,笑得合不拢嘴。

“每个订单都是一份信任,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高小女告诉记者,这让她格外重视口碑,对合作农户及产品质量,都会严格把关。像陈阿姨纯手工制作清明果,连馅也是春笋和土猪肉等本地食材。

这几次尝试,让高小女夫妇看到了电商平台销售的巨大潜力。“很多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却没有销售门路。希望通过线上渠道打开销路,帮助更多农民安心赚钱。”谢作图说,这两年,越来越多人像他们一样回乡创业,村里后山上原先荒废的田地,正在试种百香果、火龙果、黄桃等特色水果。

双向流通,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2015年,“农村淘宝”在平阳才刚刚落地。同年“双十一”,该县万全镇中镇村的村民购买了一辆价值50多万元的保时捷,是那次“双十一”村淘中最大的一单。

这是农村市场蕴含着的巨大消费潜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快递下乡、进村,以及“村小二”的桥梁作用,平阳农村百姓线上消费热情得以充分释放,已累计实现销售额3.37亿元,每月村均收入达6800多元。平阳村淘累计取得了2个全国第一、2个全国第三、9个浙江第一的好成绩。平阳县荣获农村淘宝“全国明星县域”“全国土豪县”“全国优秀县域”等称呼。

然而,要让更多农民共享电商发展的成果,还需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目前,平阳在阿里巴巴、淘宝平台完成特产品专营店开设,并成功搭建平阳特产品移动网络平台——亲亲好货微商城。县内多家特产企业的南麂岛特色海产品系列、蜂产品系列、茶叶和花茶系列等62个农特产品上线销售,农产品上行累计实现交易额2200多万元。

“相较于农村的网购热,农产品进城仍是难点,也是未来最需要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平阳县电商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不够,再加上农村农产品种类分散、规模不大,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生鲜农产品易损耗腐烂等原因,导致目前“农产品上行”之路依然艰难。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缺少质量认证和品牌商标等,小农户农产品无法入驻淘宝平台,初级产品难以转化为网销产品。而像“村小二”高小女的线上吆喝,更多的是依赖“朋友圈”经济,线下销售始终大于线上销售。

平阳县正以品牌农业建设为抓手,突破农产品“卖难”。去年底,该县发布了“平阳五个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涵盖平阳黄汤、南麂大黄鱼、平阳鸽蛋、平阳马蹄笋、怀溪番鸭等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综合产值近10亿元,旨在将其打造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

“我们正在通过实施品牌原产地保护、优质安全等十大工程,努力使‘平阳五个鲜’深入人心,这之后,渠道的建立与市场的开拓,才能水到渠成。”平阳县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