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供应链管理 > 正文

确保节日餐桌品种丰富价格稳定——相关部门和地方负责人谈“菜篮子”产品供给形势

发布时间:2019-12-31 13:54:48 新华网

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肉蛋奶、鱼果菜等供给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当前“菜篮子”产品供给和价格形势如何?有关部门如何保障节日餐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和地方有关负责人回答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节日肉类供给总体充足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政策落地,11月份以来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解。12月27日全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42.89元/公斤,比11月1日价格高峰时下降18.15%。同时,鸡肉、牛羊肉、鸡蛋等价格稳中走弱,水果、蔬菜市场供给总体充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产能下滑导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牛羊肉、禽肉、鸡蛋等出现了一定程度涨价。

对于近期供给和价格形势,他介绍说,猪肉方面,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加上行情带动,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探底回升。11月全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2%、4%。

其他肉类及产品方面,11月份鸡肉、牛羊肉、鸡蛋的批发价同比上涨20%至30%,水产品价格下降2.6%。近期随着猪价企稳回落,鸡肉、牛羊肉、鸡蛋等价格稳中走弱。

于康震说,由于前期养大猪使现在出栏生猪重量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等的储备肉陆续投放市场,加上近期进口猪肉量增加,牛羊肉、禽肉、禽蛋和水产品等量足价稳,“两节”期间肉类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也会总体稳定。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保障节日餐桌

“菜篮子”产品关系百姓的幸福感。为了保供稳价,各地各部门正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于康震介绍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督促地方分解落实生猪生产恢复三年目标任务。下一步,将加强调度和督导,确保国家出台的17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为了“舌尖上的幸福感”,全国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强化落实举措。

厦门市副市长韩景义在发布会上说,厦门将“菜篮子”的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着力通过“现代化生产”提高生产供给能力,“多元化布局”提升市场流通能力,“全程化监管”强化安全管控能力,“精准化调控”增强市场保障能力。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说,广州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产基地建设,蔬菜自给率达到100%,水产品自给率达到77%,家禽、水果自给率达到60%。同时,鼓励流通,增强调控能力,大力推进大湾区的“菜篮子”工程建设。

据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介绍,成都市和县市两级已经完成了猪肉储备计划,将适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并密切监测“菜篮子”产品价格走势,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菜篮子”工作能否抓实,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于康震表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2019年,由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家“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36个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进行了首次考核(考核期2017-2018年度)。

总体上看,“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实施以来,在保障城市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6个城市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2018年蔬菜种植总面积、总产量比2015年至2017年3年均值分别增长3.2%、2.5%,“菜篮子”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总体价格涨幅在5%以内。

于康震说,一些城市也存在“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下降,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冷链物流短板问题明显,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弱化甚至忽视“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的倾向。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下一步,将从考核结果的运用、完善指标体系,加强考核检查着手,督促地方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发挥好保供、稳价、促民生的作用。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