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信息 > 正文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大宗物资流通行业的协同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0-07-10 14:14:30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企业简介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63年,于2003年改制为国有控股型企业。公司是2018年位居世界500强270位、中国大型的大宗商品流通服务集成商之一、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成员企业,母公司已于2015年完成上市(股票简称:物产中大,代码:SH600704)。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以大宗商品流通为主,酒店经营、投融运营、资产管理、物业租赁等多元业务为补充的大型集团企业,总资产逾150亿元。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超800亿元,销售实物量超3000万吨,进出口总额超20亿美元。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公司已成为全国特大型钢材贸易流通企业以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铁矿砂流通商和燃料油批发商,是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要会员单位,并且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领军企业和AAA级信用优等企业。

二、信息化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大宗物资流通业传统的纸质、电话、手工等管理方式已极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面临着人工单据处理差错率大、物流全程信息透明度不足、关键环节信息获取难、客户服务感知度差等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各方都将大量的数据手工录入到各自系统之中,其中很多数据互相重复录入并且差错率高。

企业间的数据传递仍旧以纸面单据传真、邮寄形式为主,存在以下弊端:

A、传递效率低下;

B、纸面的单据易于伪造,存在贸易风险。

随着订单量的逐年变大,物产金属公司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管控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通过与合作伙伴的系统对接,减少人工信息传递环节,降本增效。

三、遇到瓶颈

在与合作伙伴的系统对接中,物产金属遇到如下困难:

Ø对接标准难以制定

物产金属的业务丰富、类型负责,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因此与合作伙伴的系统对接标准制定困难,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符合业务特征。

Ø多系统对接困难

与多个外部系统对接,不同系统由不同的供应商运维,要一一进行逐一对接,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Ø实施推广困难

逐一个性化开发无法满足众多不同企业的对接,无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四、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物产金属应用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标准和交换服务,制定了全方位系统互联解决方案,实现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间的系统协同,连通各信息孤岛,实现交易、物流信息全程可见、可控、可量化,以提升业务、物流精细化运作水平,打造大宗物资流通行业首创的协同生态圈。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接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基础。

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是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由职能部门、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商、物流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建的一个公益、开放、共享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和物流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创新服务,企业创造市场的有力实践。

本方案的主要框架是物产金属ERP通过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与协同生态圈中各企业进行系统的互通互联,而非直联形式,采用这种框架有以下优势:

A、在国家级数据交换通道中,数据传输稳定性、准确性高。

B、在构建大宗物资流通业信息互联数据结构标准的过程中,国家综合物流平台以行业技术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为准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C、协同生态圈中各企业可有效获取国家综合物流平台提供的业务流中的铁路、公路、水路、海关、运政、工商、国检等信息。

D、借助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不断加入的信息渠道,积极拓宽物产金属对接系统的应用和对接范围。

(二)应用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服务,实现与生态圈中各企业的系统对接,实现相关数据双向互通。

ü仓储类企业的系统对接,实现入库、出库数据双向互通

与合作仓库系统间出库、入库、过户等信息的交换,同时基于信息的对接,改变传统传真提货管控货方式,创新引入电子提单模式,一方面提高物产金属的业务效率,另一方面增加物产金属的货物安全。

ü与无车承运人平台对接,实现与汽运配送企业配送单据、结算单据的双向互通

通过与无车承运人平台——浙江运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系统对接,实现合作汽运单位运输单据的线上操作和互联,车辆位置跟踪,汽运类费用在线核对与结算等功能。另外通过与阿里云平台的系统对接,以获取配送业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据的电子照片,便利业务跟踪核对。

注:“浙江运到”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创新企业,为全国首批部级无车承运人单位。致力于数据中台深化应用的技术开发团队。提出“围绕大宗商品配送交易事件管理应用”的产品发展主线。团队以“大中型企业的现货配送交易场景化需求管理”为切入点,着眼于服务大宗商品配送市场的“交易过程管理”,积极开发大企业主自有平台系统互联共融的应用产品线。现已与世界500强企业积极开展战略合作,聚焦形成交易全流程和节点数据管理,实现物料订单信息、物流跟踪、结算、资金流监管等方面在系统产品上“聚合价值”,为产业生态迭代发展不懈努力!

ü与水运运输企业的系统对接,实现与水运运输单位船运单据、港口物资调配、船舶位置等信息的双向互通。

通过公司集港平台的建设,实现水运单位集港、走船信息的线上操作与反馈,船舶的跟踪等功能。

五、实施效益

该方案的实施,帮助物产金属应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大宗物资生产商、贸易商、终端客户、运输单位、仓库、港口等要素智能互联的网状协同生态圈。从2016年正式上线至今,已实现仓储类信息交互24万条,运输类信息交互1.5万条,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库存调拨、收货发货、仓储运输、货物追踪等业务流程信息流转的无缝对接,提升供应链信息透明度,降低运营管控风险,促进供应链运作协同高效,赋能于生态圈内各企业,提升企业间的业务粘性,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在国家级数据交换通道内制定大宗物资流通业信息互联数据结构标准

本项目引入了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作为互联枢纽,提供国家级数据交换通道。物产金属利用自身在金属、矿石、煤炭、木材贸易领域扎根多年的行业经验,通过对生产商、仓库、运输单位、终端客户等节点进行深入调研,构建对接数据模型,制定了大宗物资流通业信息互联数据结构标准。

(二)供应链协同互联各要素具备便利的延展性和可复制性

通过信息互联平台化建设、统一的互联数据结构标准,使供应链协同互联各要素具备便利的延展性和可复制性,可在短期内低成本迅速实现新节点的互联互通。

(三)推动无纸化办公和业务流程,促进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传统的纸质、电话传真、手工单据已经严重阻碍了业务的高效发展,电子提单、电子签收等无纸化办公和业务流程可有效的降低沟通成本和提高数据准确性,并且增强了单据安全性和货物安全性。

(四)利用全产业链物流信息闭环,推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

利用供应商→贸易商→客户业务流程中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的系统闭环,后续将与华夏银行、蚂蚁金服合作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服务,简化确权程序,提高物产资金周转率。

六、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体会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企业深刻体会到“系统互联、标准先行”-标准的重要性,有了统一的、有公信力的标准,不同的企业系统的对接才有了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现状和发展规划开展,由易到难,由点及面,逐步构建能够覆盖整条产业链的结构化信息网状对接系统。

七、后期规划与展望

以上,是以物产金属为核心,已开展的多主体、多维度系统信息化互联建设,物流信息在互联生态圈内高效流转,大大提升了各方协调效率。后续,物产金属也将通过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开展与其他合作对象互联建设,丰富生态圈,形成信息闭环。

ü与合作钢厂的系统对接,实现采购订单、生产信息、出厂信息的双向互通。

ü与终端客户的系统对接,实现客户计划单、签收信息的双向互通。

ü银行、蚂蚁金服区块链平台的系统对接,实现金融结算信息的双向互通及分布式记账。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