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 正文

徐磊:互联网+物流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5-06-19 10:21:07 新浪博客

“互联网”催生了创业热,产业热,概念热。当物流人被铺天盖地的平台、APP搞得眼花缭乱的时候,当平台高举总理的尚方宝剑呼风唤雨的时候,或许我们该做一些冷思考,寻找一些互联网物流的阿喀琉斯之踵,更能够让行业多一些沉稳和扎实,也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落地,生根,发芽!
  物流淘宝或许是个伪命题
  淘宝的成功,让很多人去对标做平台,我也曾经按照这样的思路尝试过,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全国招募了70多个地推的代理商,半年时间汇集了3万多家物流公司和10万多个车源以供货主购买,然而实际情况是:真的想错了。最开始根本没有货主下单,后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也仅仅让平台平均每天的下单量不到50笔,这就是活生生的惨淡案例,对此,我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一个可能不够成熟的答案:淘宝的内容是产品并非服务,而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淘宝售卖的是服务,淘宝售卖的是产品,人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更多是感性选择,冲动消费,但是人们在选择服务的时候却是理性选择,目的性消费。人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价格的敏感性比较大,但是在选择服务的时候对价格的敏感性相比而言不高,更何况物流服务的价格几近透明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差异。服务对用户而言越专属越好,所以定制的需求旺盛,而不是淘和挑选的需求,所以从这两个根本问题上来思考,物流淘宝听着很美好,实际上要实现起来很难很难。
  车货匹配或许是个坑
  如果说你认为物流行业仅仅是车货信息不对称,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曾经也是如此认识,满意通达1.0率先做了满意通产品,其实就是车货匹配的信息平台,后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被我毙掉了,为什么,我发现这从开始就是个错误。首先,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害死人,它让我很简单的认为,让物流市场的小黑板销声匿迹,转移到互联网上来会更加好,事实证明这真的有点形而上学了。物流市场的小黑板确实太过强大,因为物流行业的根源不是车货信息不匹配,而是车与货的信任和关系的不匹配,一个小黑板扎根在当地,在车主和货主之间游刃有余的串联着关系和信任,把生客转变成熟客,这是互联网所不具备的功能。好多APP单纯的认为把小黑板的信息整合到APP的地图上就OK了,我也在追问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一个货主,在互联网上固然可以找到很多车,但是最后我会选择发货吗?或许可以或许不可以,答案自在人心,希望我这个问题,能够触动你内心的热度,多追问一下自己。如果说你坚信有一天一定会是互联网取代小黑板,我也相信,然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金钱不是你A轮B轮就可以承载的,一味的烧钱,不是坑又是什么?我承认有一天沙漠会变成大海,但是我不会选在现在就开着船在沙漠里行走。开始的时候或许投资人因为你说的故事很美好,会给你钱,但是如此烧钱下去,又有谁会在B轮C轮继续陪你玩?创业者和投资人都需要对物流行业冷思考。
  滴滴模式是一粒春药
  滴滴打车的火爆,让物流行业从业者激情澎湃,在经过无数次错误尝试之后,这一次我没有选择盲目跟风,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首先滴滴模式的对象是人,而物流行业的对象是(人货),为什么说是人货呢?因为物流是服务,服务的好坏在于货主,而承载的内容是货物,两者应该是绑定在一起的。单纯是载人事情就变简单了,如果是人货,复杂的东西就多了起来,最重要的是出租车是可以在你周围的,而货车不可能在你周围。其次,滴滴模式本身有致命问题,先是出租车,出租车把滴滴捧起来,滴滴又搞出了专车和快车,让出租车无法生存了,模式内部的斗争激烈,卸磨杀驴是最大的不牢固。物流行业跟风下去,如果出现不同品类的服务,车主的内斗会导致人货的服务不及时等甚至更严重无法预知的情况出现。如此,将把自己至于悬崖末路。
  园区枢纽有黑洞
  去年,满意通达耗时7个月,走遍了全国27个省,组建了100家园区的枢纽网络,首先,我个人觉得平台不能坐在写字楼里飘着,得脚踏实地,我们搞这个百家园区是一次落地之行,但是我不认为这就是大事告成了,相反百家园区枢纽联结了只是个开始,后期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联?怎么聚?怎么做?这些都让我绞尽脑汁,疲于奔命。我想通过我的实践说说园区枢纽的黑洞有哪些,首先,百家园区数量固然庞大,然而种类和功能繁多,有的园区有很多专线,有的园区没有专线属于仓储型的,有的园区配套服务好,但是就是招商不利,我们面对百家园区的时候,总是需要去解决各种不同的需求,有的园区需要我们去招商,有的园区需要我们去实施信息化,有的园区需要我们组织专线等等等等,每一个需求固然都是机会,但同时也是挑战。如果说把园区都打上满意通达XXX枢纽的门头,让园区所有专线的门头都换成满意通达XXX,统一形象就可以搞定,那么我恰恰认为这是大大的黑洞,给一个人换一件衣服,改变不了他,他还是他。一个园区在当地的管理者不能够解决好,满意通达去管理就一定会好?真不见得,所以我没有让满意通达这种做法去做。究竟是鸿篇巨制?还是深耕细作?哪个是黑洞?我想经过痛和苦之后,满意通达深耕细作的物流交易服务所的尝试更适合,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其次,我们针对园区的共同需求,制定了专线班车对开计划,这种对症下药的做法,进展的比较顺利,然而里面也有种种问题,首先园区枢纽同样一条线路有很多家,你选择谁对开?没有被选择者是不是会离开园区另谋他地?园区利益短时间内会不会受损?对开的专线如何标准化?亏损了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不大,但是汇集起来又会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容待解决。
  做物流不容易,苦过、痛过、累过才会好过!人人都为物流愁,人人都为物流做,这是社会之幸事,但是别过热,现在是时候冷思考了!有时候给自己泼泼冷水,真是个幸福的事情,至少作为我和满意通达团队已经在冷水中觉醒了,因为我和我的团队走错过,迷茫过,更思考过,如今醒悟站起来更要舔着伤疤,不忘教训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冲!加油,物流同仁们,和同行存异求同,与物流人志同道合,跟团队荣辱与共,不忘初心,在一起,人生如歌,江山如画,满意通达!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