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 正文

钢铁去产能,究竟谁主沉浮?

发布时间:2016-09-27 09:35:27 现代物流报

近期钢铁行业去产能不断推进,显示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将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钢材市场供求关系。但是化解产能过剩我们依然依赖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两条腿”走路。那么,在去产能的风云浪潮中,这两种手段究竟谁主沉浮呢?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钢网一方面打通了钢厂、贸易商、加工配送企业、终端用户、供应链金融等钢铁全产业链上可能存在的壁垒,另一方面在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真实的采销大数据,依托这些真实精准的数据,中钢网现阶段将聚焦于通过大数据来驱动智能化生产,高效组织社会化生产性服务,助力钢铁行业的重构和产业链的重组。”对于如何依托钢铁电商平台来化解产能过剩,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在他看来,依托钢铁电商平台的产业大数据来推动整个行业由传统制造向智造过渡将会是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新方向。
遗憾的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钢铁电商平台被赋予了化解产能过剩这一产业使命,可事实上现在多少的钢铁电商平台依然无法真正意义“挑起这副担子”。在更多时候,化解产能过剩我们依然依赖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两条腿”走路。
那么,在去产能的风云浪潮中,这两种手段究竟谁主沉浮呢?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中国-东盟钢铁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钢铁行业的各位嘉宾接受《现代物流报》 (微信号: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标准不统一是去产能的 “拦路虎”
钢铁行业“幸福的烦恼”:产能过剩。对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从淘汰落后产能到如今的化解过剩产能,中国钢铁行业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可以说经历了多轮的调整。从按照高炉标准的“一刀切”到现在的环保倒逼等相关机制齐上阵,能用的手段可以说用了个遍,可是中国的钢铁产能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究其根本原因,对于落后产能甚至是过剩产能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或许是造成今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在全联冶金商会副会长、江苏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洪冰看来要想有效压减产能必须对过剩产能有个统一的标准。“去产能首先压缩落后的产能、无效的产能,减少僵尸企业。所谓落后的产能工信部必须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然后大家依照这个标准确定自己的产能它是不是影响淘汰。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法制化去产能手段,才能改变目前依靠手段去产能的事实。”陈洪冰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表示。
在他看来,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去产能要在法制化的轨道下,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他同时强调,所谓法制化的轨道不仅仅是遵守各项法律的规定,也要遵守国家相关技术导向政策,我们更要从宪法、合同法、《经济法》、《物权法》的角度看待已经形成的事实。
对于陈洪冰的这种看法,来自舞阳钢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钱泽旺也表示赞同。他同时强调去产能的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但是同时也更要倚重政府的参与。“我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阻力不仅限于企业层面,政府层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钱泽旺这样分析着当前的去产能形势,“要知道哪一个钢厂不是政府积极扶持建起来的?所以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相结合才是去产能的最佳路径。否则这里面后续有很多工作是企业无法实现。”
谨防劣币驱逐良币陷阱
市场经济效益为王。
在这些年去产能的过程中,圈内的一些学者坚持主张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在他们看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盈利低的钢铁产能就该被淘汰掉。只是,这种看似合理的去产能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
据钱泽旺介绍,根据他对当前钢铁市场调研发现,按照市场行为考察目前的钢铁企业中盈利的不一定就是先进产能。相反一些装备更优的先进产能却因为种种原因盈利状况并不好。也正因为如此,单纯靠市场手段以及盈利水平来倒逼企业停产自动退出,这种方式挤出的钢铁产能很可能会是先进产能而非落后产能。
显然,过分强调盈利状况来倒逼产能退出会陷入到劣币驱逐良币的陷阱当中。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中天钢铁国际贸易总经理陆阳看来,要想从源头上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状况的出现,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必须有一个“一刀切”的标准,否则没有公平可言。“虽然大家知道简单地判断一个企业目前是盈利的,将来会怎么样,其实你心里清楚它不适应世界钢铁发展趋势,也不适应国家去产能、转结构的比较趋势。”陆阳如是说,“因此,对于一个钢铁企业而言,盈利并不是你可以不关停的理由,是否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才是关键。”
正视去产能过程中的国民差别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市先后发布钢铁产能压减方案,其中22个省市确定了2016年去产能目标(央企不包括在内),炼铁和炼钢分别为3787万吨和7227万吨,远超全年全国4500万吨的总目标。这其中民营企业在全国压减的钢铁产能中占比约65%,国有企业占35%。
如何看待去产能过程中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差别呢?
在沙钢集团钢铁国际贸易处处长孙飞看来,作为民企由于资金和资本有限,所以不可能像国企那样长期亏损而不关停。“如果我们沙钢连续两到三年亏损10个亿以上每年,我们肯定要关上或者关掉一部分长期亏损的产能。但是如果是一个国有企业,可能两到三年的亏损,他还是很好地活着,因为作为政府来讲,他考虑的层面可能不光是企业盈不盈利的问题,盈利多少的问题。”对于去产能过程中国企和民企的差异,孙飞做着这样的描述。
他同时指出从这个角度来讲就给淘汰落后产能本身出了一个问题,靠市场淘汰民营企业出的多一点,而国企则相对少一点。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规律,那些盈利差的国企或许早就关掉了。
对此,来自鞍钢集团销售总公司总经理苏锋先生尽管也同意通过市场和标准来化解产能过剩。但是对于国企和民企间的差别他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没有盈利就不能生产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国有企业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别人不同,它的布局更多是党的军事需要,大的国有企业是支撑着中国的主要的经济。”对于国企和民企间差别,苏锋做出这样的解释,“国有企业担负着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国三十年快速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强大的支撑,尽管他们现在落后了,但是很多的经济发展,很多的民营企业是在它的带动下超过了国有企业,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要有一定骨干企业,这个骨干企业就是中国的国企和央企,来具有投资引导或者是重大的战略决策上的引导。因此,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要有布局,要根据中国的战略发展以及国内国际形势来确定淘汰的区域,哪个区域淘汰多少,怎么样淘汰,再结合市场经济进行淘汰。”
也正因为国企本身减负的国家战略责任,这就注定了处于国家战略保留的考虑,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国企和民企就不会绝对的公平。
对于去产能过程中国企民企、市场行政手段究竟谁主沉浮,来自宝钢集团经济与规划研究院的赵浪所长表示这件事情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要看去产能的道理是什么。
在他看来,钢铁最重要的道理是规模经济,不断地增加规模把最低成本拉到最小,它里面平衡的公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目前是边际收益递减甚至为负,所以边际成本在降低。因此他强调目前我们需要找到新的边界:第一是主体结构的变化,业内的整合,往前说一句就是集中度的整合,国家层面在发生的,市场层面在发生的都在发生;第二,标准的执行,标准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虽然我们的产能过剩,但是是优势的产能,虽然痛苦,但是我们快乐着。因此我们也用中国钢铁+世界的模式将我们的优势产能往外转移。
本文同期刊载于9月26日《现代物流报·钢铁物流》第3版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