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9 16:02:02 东风商用车
3月18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一行调研东风商用车,听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准备等方面工作汇报,了解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工作。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青,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元红等参加调研。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强汇报东风商用车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王强介绍,1月23日,东风商用车成立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并快速启动研究并部署复工复产工作。2月25日,东风商用车启动小规模防疫车辆生产,拉动十堰基地全价值链的生产启动。目前,东风商用车日产能已提升至生产高峰时的80%以上,复产率达到96%,员工返岗率达到59%。此外,东风商用车率先打通商品车发运渠道,整合省内外运力资源,创新联合运输方式,快速提升运力至正常水平的80%。
竺延风听取汇报后强调,各单位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安全生产无疏漏、产品质量稳提升,努力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随后,竺延风一行先后来到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事业部、车辆工厂开展现场调研。
▲ 动力总成事业部总经理杨鹏、车辆工厂厂长张金安汇报了防疫措施和疫情应对处置方案,以及复工前的生产准备情况、复工后的生产安排。
“你们辛苦了!”在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事业部装配车间,竺延风看到穿着神龙公司工作服的员工正在有条不紊地装配着零件,他停下来向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在这里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什么时候上班的?”
“工作适不适应?”
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竺延风与全国劳模王建清和国华班员工进行亲切交流。王建清说:“只要有活干,我们就一定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竺延风强调,当前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也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精准稳妥、安全有效地推进复工复产。要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下功夫抓好精准防控、重点防控,确保安全生产。
竺延风指出,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抓好安全生产。东风商用车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努力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要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学、高效、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抓紧抓好产品质量;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战略,完善、提升产品和管理,在危机中寻找并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始终把员工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对员工思想动态的关注,尽快帮助员工适应复工后的生产节奏,减少疫情对员工心态和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面对疫情造成的影响
需要东风与十堰共同努力
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
3月17日,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张维国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一行座谈,双方就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问题深入沟通交流。
张维国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感谢东风公司为十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给予的鼎力支持。他表示,十堰将竭尽所能在疫情防控、生活生产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支持东风公司十堰基地所有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各项援企惠企政策,至真至诚解决实际困难。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东风公司在堰企业以最快速度实现满负荷生产经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
竺延风感谢十堰市委、市政府对东风公司及其员工家属的关心关怀。他表示,十堰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断举措,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社会面清零很不容易。疫情发生后,东风公司累计向湖北各地捐赠近1亿元物资,投入3万多人次、1100余台车辆参加湖北抗“疫”,贡献了东风力量。当前,东风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迅速复工复产,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失去的损失补起来。希望十堰在消费引导、安全生产、深化改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国对东盟中间品进出口前8月增9.6%
- 【江苏】审批流程优 大件运输畅 江苏制造强省建设加速跑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数字化赋能、发展跨境业务,中国邮政未来这样做
-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37号(关于启动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
- 【江西】今年计划报废老旧营运货车超8000辆
- 国务院发文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海运业有望获得更多保险资金支持
- 一图速览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要点
- 【河南】推出17条措施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台“数字大脑”如何“指挥”30000多个机器人?
- 我国将建立健全数字人标准体系 相关企业达114.4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