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30 09:45:39 经济参考报
记者28日从2021数字工业高层论坛上获悉,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山东、广东、长三角、成渝等地区初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下一步相关政策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包括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等多项支持政策将加速出台。同时,将优化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的布局,系统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
围绕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信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去年年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继出台。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到2025年,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多重利好推动下,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显著。记者从会上获悉,截止到今年2月,我国累计建成的5G基站已达79.2万个,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了100家,连接设备超过了7000万台套,应用领域覆盖40多个重点行业。
相关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强政策规划,出台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完善政策规划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建设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的力度,持续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优化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的布局。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系统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打造一批智慧化产业集群。
地方上也将加快相关部署。以青岛为例,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正在加快对1000家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下一步将发挥好200亿元的工业互联网基金作用,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支持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参与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需要以重点领域和行业为突破,在打通痛点的基础上,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尤其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培育、建设和推广,从而跨行业、跨地域、跨时空地实现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促进各种要素资源高效共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品牌全新升级,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开启新征程 剑指年均收入增长50%
- 今年将开展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国家邮政局: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9.8,同比提升17.2%
- 创新之翼 劲效先锋!欧曼星翼燃气车 引领煤炭运输效率与效益双重提升
- 智能引领绿色物流新时代,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盛大召开
- 科技重塑物流,比亚迪叉车驱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 重庆上线国际贸易数字平台 精准撮合供需双方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两部门:推动在国家服务业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优化供应链
- “逐梦智领,跃启新篇”——2024年比亚迪叉车经销商大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