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信息 > 正文

政策驱动绿色物流加速前行,一汽解放全面布局新能源商用车

发布时间:2021-07-15 09:20:46 原创 |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近日,网络上的一则传闻引起了物流行业的热切关注:推迟三周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7月16日正式上线。为何物流行业会突然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它又会给物流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何为“碳排放权交易”?

想要知道“碳排放权交易”会给物流行业及企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就必须明白何为“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此概念的诞生主要是因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存。于是,经济学家发明了一种制度,把碳排放权数量化、商品化,政府给每个企业制定碳排放配额。这个配额就可以在交易市场自由交易,企业如果用完配额,要么关门停产,要么向排放配额富足的企业购买,不然就要接受高额罚款。这样碳排放权就成了一种商品,用市场“惩罚”超额排碳的企业,“奖励”超额减排的企业,就可以逐步减少整体碳排放数量,实现我国定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理解了“碳交易”的概念,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它对物流行业及企业的影响。

首先,“碳交易”无疑会增加当下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如今很少有物流企业会关注自身的碳排放,所以柴油车型仍是企业运输主力,而柴油车型的温室气体排放恰恰比重最高,占据整个物流行业的84.1%。为避免停产或面临高额罚款,物流企业必将在碳减排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其次,“碳交易”可能会成为部分物流企业的盈利方式。“碳交易”配额计算方式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是以行业整体历史数据为参考,依据单位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限制。也就是说配额大致会取中间值,鼓励排放少的企业,惩罚排放多的企业,这样只要物流企业排放低于中位数,就可以售卖碳交易额度或是通过更多金融手段处理剩余额度,以此实现盈利。

 

物流企业该如何应对

“碳交易”既然会对物流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从目前来看,逐步以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汽解放作为我国的“国车长子”,在新能源车辆领域早有布局。2018年解放发布的“解放蓝途”品牌战略正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清洁高效的产品组合,持续向“零排放”迈进。

历经多年研发、测试,目前一汽解放已覆盖轻型、中型、重型、客车四大平台,牵引、自卸、载货、专用等品系,开发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条技术路线,50余款产品,满足钢铁运输、港口作业、市政环卫、铁路货场等多个应用场景。

6月25日,一汽解放更是携多款新能源产品亮相第34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引发了行业的强烈关注。据一汽解放技术专家介绍,解放充换电科技可以实现车电分离,极大降低用户购车成本、节约充电时间、消除里程焦虑,同时动力电池采用换电模式后,可实现恒温恒湿涓流充电,降低动力电池故障率并提高其使用寿命;解放纯电动产品还可以通过一流三电资源的最优系统匹配,实现整车综合性能最优;同时,其可靠性、充电快、动力足、长续航等显著优势,也将为用户进一步扩大创赢空间。

目前解放多款产品已经实现新能源化,包括最受市场欢迎的J6P、JH6、J6L、J6F等。其中J6P换电式纯电动牵引车更是为解放一举拿下2000辆巨额订单。据了解,交车仪式中的J6P换电式纯电动牵引车搭载中车电动TZ400XS035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达360kW,马力可达490Ps;电池为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282kwh,最高续航里程可达200km,是目前解放换电重卡的主力车型。

一汽解放产品管理部新能源部部长裴国权

对于新能源车辆的研发,解放始终非常重视。据一汽解放产品管理部新能源部部长裴国权介绍,解放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有两大目标必须完成:一、解放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要不低于全行业任何一家车企;二、解放品牌新能源车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要不低于解放在传统商用车的市场份额。要知道,解放中重卡已实现销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重卡销量更是连续五年全球第一,解放新能源车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当然,为实现两个远大目标,解放在车型研发和服务方面也有很多应对措施。裴部长表示,未来,解放用户初始购车成本将不高于传统车,也就是用现在购买柴油车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新能源车。同时,裴部长还承诺两年之后解放的新能源车初始购车成本(不含电池)就能够做到低于传统车,甚至比传统车低很多。此外,针对当前很多人担忧新能源车运营费用高的问题,解放也保证未来新能源车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TCO)不高于传统车,为物流企业实现成本优化。

从目前看来,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上线,物流行业向新能源化发展的步伐或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一些。一汽解放作为商用车产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已经开始全面布局,并初步实现规模化投放应用,可以说占尽了先机。虽然如此,未来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谁能够真正实现技术领先、模式创新,谁才能够笑到最后。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