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京博物流铁路智能园区系统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2023-11-01 14:25:18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一、应用企业简况

山东京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危化品汽运、危化品仓储、铁路运输装卸综合服务、普货运输、汽车后市场服务以及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储运一站式等综合方案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司在职员工1200余人,自有车辆450余辆,可调动社会危化品车辆3000余辆;拥自主产权的铁路专用线8条,罐区储运能力130万m³,其中沥青罐储能力11.7万m³,2020年位列全国危化品物流行业排名第5位,中国民营物流企业排名第32位。

公司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危险化学品运输和物流协作联盟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交通与物流协会会长单位。荣获全国 AAAAA 级物流企业、全国先进物流企业、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荣誉称号,由公司承建的黄河三角洲滨南物流园项目是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也是山东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危险化学品物流服务、铁路装卸综合服务、普通货物运输服务、危险化学品仓储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汽修综合服务,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281162.8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78114.65万元。

公司以安全、风控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流程再造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夯实四项核心能力,做优两项专业价值,实现三个转变、四个调整,持续优化危化品物流综合解决方案,促进公司向创新型、数字化、平台化转型,打造中国危化品物流综合服务第一品牌。

二、案例背景

山东京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铁路分公司智能园区,见于京博物流铁路业务近年来的快速扩展,既有的业务运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为:

一是铁路货运特别是集装箱运输量持续大幅度增加,工作量大,传统管理办法无法有效管理;

二是货运安全生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无法对集装箱等货物各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

三是亟需通过提升作业效率满足不断发展的货物运输需求与有限场站规模的矛盾。

亟需针对铁路物流园整体业务流程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设计,研发一套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业务运作平台,以降低各业务部门劳动强度,将工作重点转到拓展业务、服务客户上,从而整体提高铁路物流园运行效率。

三、案例信息化进程

1、案例总目标: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

2、主要目标:

(1)通过搭建铁路场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专用线(货场)内运输生产、生产作业流程、装卸设备、作业人员、运输车辆等的全面、动态的自动化管理,满足企业专用线(货场)对运输组织和管理的功能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2)重点通过铁路场站信息系统覆盖所有铁路业务,解决各岗位信息不对称,信息流通慢的现状;通过自动化方案(自动生成装卸车方案,自动生成卷钢装箱方案,自动采集装卸车数据)提升装卸等作业效率;通过汽车运力调度提升汽车整体的运输效率,包括场站内的效率和整体的调度效率;通过智能大门解决汽车出入场站的通行效率;通过装卸设备监控及运维管理解决设备运行成本高,运维不科学,充分发挥对装卸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综合安全管理,提升场站的安全管控能力,解决超载,偏载,装箱未落锁,设备防撞人等安全隐患。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统筹掌握铁路货场的各类运输、经营、作业、管理信息,通过智能化的算法提升货场整体经营效率。

3、案例建设内容:三维可视化平台、正面吊箱号自动采集、无人值守智能大门、移动化办公。

(1)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集装箱精细化箱区箱位管理,以三维形式展示:股道现车、集装箱、集卡、卷钢、正面吊、叉车等。其中正面吊(龙门吊)车载终端根据装卸设备经纬度位置展示附近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指令。

(2)正面吊箱号自动采集。正面吊装卸过程实现自动采集箱号、亚米级北斗定位装置自动采集经纬度;通过亚米级经纬信息自动换算成原位置和目的位置,自动生成装卸火车清单,自动执行装卸汽车指令。

(3)无人值守智能大门。集卡汽车进出货场实现自动采集:集卡车号、集装箱号码 、集装箱箱体状态,实现货场集卡汽车的有效调度。

(4)移动化办公。货场所有外勤岗位实现移动化办公,功能包括装卸前后三检、装卸指令、短驳汽车调度、集卡司机接单、监管照片拍摄、外勤集装箱盘点、加固材料登记、业务需求提报等。

其中,监管照片管理与集装箱动态管理,实现集装箱、车辆各作业环节照片的自动分类管理;实现股道现车、待装箱、待卸箱、待交付箱实时准确管理,实时掌握货场集装箱动态。

自动生成卸车指令,通过股道现车的首车定位、结合车辆换长信息以及火车上集装箱的货物信息(收发货人信息、品名信息、空重信息等)通过算法自动生成卸货车指令。通过集装箱精细化箱区箱位管理,发货信息等,结合火车位置信息,通过算法自动生成装火车指令。集卡汽车进场后根据空重信息、到站信息、品名信息等,通过算法自动生成卸汽车指令(自动分配箱区箱位)。

4、案例技术方案

项目拟建系统采用B/S架构,部署于阿里云,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数据安全性。灵活定制作业信息采集项,充分考虑货场个性化需求。预留与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条件。加强作业信息的关联互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完善功能,满足货运货场业务变化的需求。与铁路运输平台、企业既有系统、财务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打通,建设过程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和安全性考虑。展现层面有PC端、移动端和大屏端,结合工作实际,将更多功能以移动端的形式进行实现,满足目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作业现场的需求。调度室采用大屏展示方式,可以全面掌握整个货场的运转情况。

四、案例效益分析

1、专三股大钢卷平行作业效率提升。铁路智慧物流园区系统上线后,调整门吊作业模式,由原来的流水式作业改为平行作业,卸车从原来的6.6小时/列,优化到5.5小时/列,卸车效率提升16%。

2、3号连接员入驻专用线效率提升。调整调车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流程,博兴站区长由原来的向博兴站调度长传达计划改为直接向“3号”连接员传达计划,提前进入专用线作业。原作业模式下,调车机需在专用线轨道衡出发至站里接收计划,接调车组后再返回进场作业。进场前需要在轨道衡处等待“3号”连接员巡线看车,整个过程需要140-170分钟左右。现作业模式下,“3号”连接员提前进场看车,节省调车机在轨道衡处等待时间,将第一钩时间缩减至90分钟。节约时间约50-80分钟,调车效率提升20%。

3、智能园区系统集疏站效率优化。调整汽运装卸作业模式,智能园区上线前集装箱原作业模式共19项,业务板块3项、调度板块3项、司机板块4项、装卸板块9项;汽车集输站单车平均用时36.6分钟;智能园区系上线后作业模式优化至4项,业务板块2项、装卸板块2项,全程司机无需下车作业;集卡汽车在场时间由实施前的平均36分钟降低到20分钟左右,效率提升约45%。

五、案例信息化经验及推广意义

1、智能园区系统通过运用集装箱箱号、铁路货车车号智能识别、集装箱定位等信息化技术,实时采集集装箱在堆场内的到、卸、码、装、发全流程作业信息,实现专用线集装箱堆场智能化管理,将专用线堆场作业信息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交换,场内作业由传统的人工转变为设备自动采集信息,卡控集装箱作业安全,提高专用线集装箱管理水平,降低专用线运营成本。

2、智能园区系统应用在原有铁路园区基础设施上,有助于实现对铁路货场内集装箱、整车、汽车运输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确保货物、集装箱等资产安全,提高火车、汽车装卸效率,降低和节省人工成本。

3、智能园区系统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解决物流运输各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物流业务场景与信息化平台的结合,有利于区域内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本项目的成功经验可在全国铁路园区进行推广,降低行业整体物流成本。

六、本系统下一步改进方案

1、将系统与多式联运运输模式结合,提高系统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当地制造业降本增效;

2、与其他铁路园合作,复制京博物流智能园区系统先进经验,在区域内推广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系统,提高系统在铁路物流园的应用普适性,提高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七、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议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上,各物流公司、信息化服务公司应该积极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现有物流资源的重组和整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鼓励公转水、公转铁,鼓励物流创新,鼓励物流数字化转型,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


首页